近兩日瀝青期貨主力bu2109合約收兩連陰,收盤報3218元/噸,下跌206元,跌幅為6.02%,成交量為989304手,持倉量增加99440手至380203手。瀝青市場大跌的原因除了國際原油大幅調整之外,更多是市場預期在緩慢證偽,弱現實更加雪上加霜。
縱觀目前的很多化工品來看,整體處于成本和需求之間的博弈,其中還夾帶了更多消息面因素的波動,瀝青市場更是在原料端征收消費稅的背景下,故事更加有的炒作,但是當預期強度慢慢減弱的時候,市場的弱勢更顯凸顯。
首先,從稀釋瀝青升貼水來看,市場消息被證偽“+2美元/桶”和“-15-12美元/桶”并沒有直接的可比性,所以此則消息更多的是助跌了瀝青市場,但是從原料端來看,目前稀釋瀝青港口庫存維持相對高位,據顯示,截止7月14日,全國港口稀釋瀝青庫存在274萬噸左右,環比上周僅下降9.4萬噸,足見市場買盤力度較差,市場預期原料端故事將不會在三季度發酵,所以期貨市場的套利變成了空09多12。
其次從前期查稅、配額檢查等因素來看,此次事件發酵程度時間較長,其中對于東北地區影響最為明顯,區內煉廠開工了已經下降至較低位置,但是東北市場對于全國市場影響有限,雖然區內市場價格漲至較高位置,但是對于其他地區帶動有限,加之部分外儲資源釋放,整體市場目前影響可控。而華北地區來看,區內地煉基本停產,多消耗庫存為主,但是市場仍未現實偏緊局面,隨著安全事故檢查結束以及部分煉廠常規檢修之后,市場供應量將會慢慢增加,所以整體來看,雖然不排除四季度對于單一煉廠有一定生產的影響,但是目前來看,市場對于消息面的炒作反映有限。
最終回歸基本面來看,弱現實更加體現的淋漓盡致。當市場開工維持較低位置的時候,煉廠庫存仍然處于增加的態勢,部分貿易商表示終端需求的低迷是近幾年少見,所以當市場對于需求的預期一再延后之時,市場的負反饋就更加明顯。
目前來看,瀝青市場基本面孱弱是事實,短期的故事發酵之后暫沒有新的導火索,瀝青市場修復時間或更加長遠,但是市場仍對需求恢復、原油上漲有一定的預期,所以市場仍在糾結中震蕩。
(關鍵字:瀝青 市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