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5月3日,雄韜股份發布了2024年年報。報告顯示,公司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5.54億元,同比下降1.28%;歸屬凈利潤為0.97億元,同比大幅下降30.04%。盡管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38.96%至7,965.65萬元,顯示出主營業務盈利能力的提升,但整體業績表現仍不容樂觀。公司主要從事化學電源、新能源儲能、燃料電池及鈉離子電池的研發、生產和銷售,產品涵蓋鉛酸蓄電池、鋰離子電池和燃料電池三大品類。
營收與利潤雙降,鋰電業務承壓
2024年,雄韜股份的營業總收入為35.54億元,較2023年的36.00億元略有下降,同比減少1.28%。歸屬凈利潤為0.97億元,同比下降30.04%,顯示出公司在市場競爭中的壓力。盡管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38.96%,但整體利潤水平仍處于低位。公司解釋稱,鋰電產品行業競爭加劇,原材料價格大幅下降,導致鋰電產品銷售單價快速下降,進而影響了銷售收入。
從歷史數據來看,雄韜股份的業績波動較大。2022年,公司歸屬凈利潤達到1.59億元,同比增長137.68%,主要受益于新能源市場的快速發展。然而,2023年和2024年,公司利潤水平持續下滑,反映出外部環境變化及內部結構調整的挑戰。特別是鋰電業務,作為公司近年來的主要利潤增長點,面臨的市場競爭和價格壓力日益加劇。
鉛酸電池仍是收入主力,鋰電業務轉型艱難
鉛酸電池業務仍是雄韜股份的主要收入來源,盡管公司積極引導原有鉛酸需求用戶向鋰電池方向轉移,但鉛酸電池的市場地位依然穩固。報告期內,公司繼續把握鉛酸電池業務,同時大力開拓鋰電池下游新客戶。然而,鋰電業務的收入增長主要依賴于新客戶的開拓,原有鉛酸電池客戶的轉化效果有限。
鋰電業務的轉型面臨多重挑戰。首先,行業競爭加劇,導致產品價格下降,壓縮了利潤空間。其次,原材料價格波動也對公司的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。盡管公司在鋰電池領域投入了大量資源,但短期內難以實現顯著的業績突破。未來,公司需要在穩定鉛酸業務的基礎上,進一步優化鋰電業務的產品結構和客戶資源,以應對市場變化。
研發投入增加,燃料電池布局逐步推進
2024年,雄韜股份的研發投入金額為1.2億元,同比增長3.39%,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3.38%,較上年同期上升0.15個百分點。公司以自主研發為主,合作開發和“引進、消化、吸收、再創新”為輔的研發模式,推動了產品技術水平的提升。特別是在燃料電池領域,公司已實現在氫能產業鏈上制氫、膜電極、燃料電池電堆及系統等關鍵環節的布局。
公司在燃料電池領域的布局逐步推進,產品涉及公交車、重卡、物流車、環衛車等多種車型,并與國內知名車企合作開發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。此外,公司在通信基站、叉車系統、乘用車、工程車輛、港口機械、無人機和船舶等領域積極布局,氫燃料電池在船舶領域的應用已基本成熟,正在尋找合適的應用場景。未來,燃料電池業務有望成為公司新的增長點,但短期內仍需克服技術和市場推廣的難題。
總體來看,雄韜股份在2024年面臨較大的市場挑戰,特別是鋰電業務的競爭壓力和利潤下滑問題。盡管公司在燃料電池領域的布局逐步推進,但短期內難以彌補鋰電業務的業績缺口。未來,公司需要在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方面加大力度,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。
(關鍵字:鋰電 雄韜股份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