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自貿試驗區建設持續推進,多項政策紅利間接為紙業供應鏈注入新動能。以廣西、云南自貿試驗區為例,海關創新實施“船邊直提、抵港直裝”模式,紙企進口木片、廢紙等原材料可縮短通關時間50%以上,物流成本降低約30%2。同時,自貿區對進口紙漿、紙制品實施關稅減免政策,如海南自貿港對加工出口的紙制品實行“徑予放行”,企業單批次貨物可節省滯期費近萬元6。RCEP框架下,紙業企業通過自貿區平臺更靈活調配全球資源,例如廣西金海漿紙業依托自貿港政策,2024年白卡紙產量同比增長89%,出口東南亞市場占比提升至35%210。
政策還推動供應鏈綠色轉型,如上海自貿區對綠色包裝研發企業給予稅收優惠,2023年行業相關技術改造補貼超4億元4。未來,隨著自貿試驗區制度型開放深化,紙業供應鏈有望進一步實現“買全球、賣全球”,提升國際競爭力。
(關鍵字:紙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