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份,國內瀝青市場現貨均價4507.5元/噸,環比跌2.2%,同比漲37.6%,整體走勢呈現偏弱態勢。分析原因主要是加工利潤驅動力,國內瀝青供應增加明顯,同時疊加受重大會議召開和疫情影響,下游開工不佳。尤其以山東華北低端價格走跌最為明顯,在低價貨源沖擊下,南方及東北高端價格走跌,帶動瀝青價格下行。
然而近入11 月,國內瀝青難改“頹廢”,疲軟態勢依舊,價格順勢走跌明顯。本周第一個工作日國內瀝青中石化煉廠走跌100-150元/噸不等,地煉50-100元/噸不等。分區域來看,華東地區首當其沖,跌幅最為明顯在1.7%。
影響本輪價格走跌的核心因素歸納有以下兩點:
1、 供應方面,本周國內瀝青79家樣本企業產能利用率為42.7%,環比增加1.7個百分點。產能利用率下降企業13家,較上周增加2家,產能利用率上升企業為16家,較上周增加6家。整體來看,山東地區主力煉廠、華東地區中石化及地煉煉廠有提產,帶動整體產能利用率增加。受限于供應壓力,且從與價格的相關性來看,產能利用率和價格由正相關轉向負相關,尤其自10月份以來,相關性更為明顯,本周為-0.27。
2、出貨方面,本周,國內瀝青24家樣本企業廠家出貨量共36.0萬噸,環比減少0.9%。28家樣本企業改性瀝青產能利用率為16.4%,環比減少0.1個百分點。整體而言,近期需求表現依舊不溫不火,部分省份受疫情影響,物流受限,且拌合站短暫停工,業者持貨意愿不強,對價格行成利空影響。
綜上兩方面因素對瀝青價格打壓明顯。預計短期內,季節性的需求減弱預期,加上綜合利潤好,11月份的產量高位,供需寬松導致累庫。利空因素影響下,國內瀝青價格仍存一定下調空間。
(關鍵字:瀝青 市場)